黄浦区离婚房产纠纷如何处理?
一、黄浦区离婚房产纠纷如何处理?
实践中,离婚后出现财产纠纷的情形多为一方在离婚时隐瞒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或其他收益,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了这些财产,从而主张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而产生的纠纷。此类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还应注意,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向人民法院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当在协议离婚后1年内提出。此外,当事人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当事人事后不履行的,该协议本身并无强制执行力,当事人还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其效力作出认定,方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对既判力所及的财产有争议的,已无诉权,以维护生效裁判的严肃性。就是说,如果在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中已经处理的财产,当事人不得就此向法院提起再次分割的诉讼,而只能是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对于离婚诉讼中忽略了的财产,或某种原因漏审、漏判的财产,则可以另行提起诉讼。
二、离婚共同财产怎么分割?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是夫妻共有房屋,离婚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0条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2、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补偿;3、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是:共有房屋能实际分割使用的,可以分割使用。对不能分割使用的,可以作价分给一方,另一方取得补偿。在确定房屋分给哪方时,应考虑双方住房情况、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综上所述,在市民办理离婚过程中,引发黄浦区离婚房产纠纷的因素很多,双方无法就此达成离婚协议的,就必须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了。当事人要准备一份离婚诉讼书,写清要求分割房产的诉讼请求,并用事实和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法院会按照男女平等,照顾子女等原则处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毒品犯罪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有哪些
毒品犯罪在我国历来是属于重罪的,最严重的时候是可以对行为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在一些情况下,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不能判处行为人死刑立即执行。那......
·对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办
对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办: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
·医疗事故鉴定是在哪里做的呢?
医疗事故鉴定是在哪里做的呢?一、鉴定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
·按照法律规定著作权有跨国保护吗?
按照法律规定著作权有跨国保护吗?一、著作权的主客体著作权保护,是法律赋予著作权利人一种权利,著作权的保护可以让权利人在其创作的作品在合理......
·旧城改造有哪些优惠政策?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旧城改造有哪些优惠政策?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一、旧城改造有哪些优惠政策?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国家的旧城改造政策既反应了城市的发展有建......
·一、夫妻一方给别人财产的行为是否有效?
一、夫妻一方给别人财产的行为是否有效?把共有财产给别人的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如果要追究......
·财产侵权起诉时效是多久?
不管是不小心还是故意将自己的财产破坏而不赔偿的,我们都可以根据受害的事实申请赔偿诉讼。但现实中却也有很多心宽的公民明知道自己的权益被无端侵犯......
·东山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我们可以得知,什么是征地,征地具有怎样的法律规定?以及东山县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对于征地问题,您可能了解不多,下面就有我们......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有哪些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有哪些?在各种各样的行业中,不乏存在着一些高危的行业,从事该类工作的员工有时候甚至会面临生命危险,其中,电力施工企业就......
·债转股验资的程序是什么?
债转股验资的程序是什么?债转股验资是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公司的规定,债转股是市场资金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市场资金配置。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承担一......
·没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理
没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通过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来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书面的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