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高温费最新规定是什么?
2017年最新高温补助规定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5、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看完了我们的介绍,相信在浙江温州的务工人员对这项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了合理的法律依据。如果出现了劳动者单位拒绝发放补贴的情况,劳动者是可以到相关的单位部门进行投诉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劳动合同没有续签应如何补偿
劳动合同没有续签应如何补偿1、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1款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按该法第46条第5项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
·审计超付工程款如何处理
应积极退回多付的工程款;如果现金已经被其他情况专用,就应该再增加一些工程;上述都不能解决就得做出可行的还款计划,早日偿还。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
·在我国起诉离婚诉讼状在哪写
不管我国公民是需要通过法院解决自己和被告的什么纠纷,在法庭开庭审理之前,如果是属于公民自诉案件的话,都必须要向法院提交一份具体的诉讼状,法院......
·诈骗罪数额能否累计 犯诈骗罪怎么处罚
一、诈骗罪数额能否累计?1、诈骗数额应累计计算。诈骗犯罪中数额不仅是定罪条件,也是法定刑升格的条件。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使被害人的利益受到损......
·无主物民法总则规定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每件物品都有一个主人,未经主人同意,他人不能随意使用。如果是无主物,也并非捡到谁就归谁,对于这种不明确的财产,归还给国家比较妥当......
·车船税怎么交要带什么资料?
车船税怎么交要带什么资料?车船税是国家规定缴纳的一种财产税,并不是所有的车船都是征税对象,只包括依法在我国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既然要交税......
·专利权被别人申请了怎么办?
专利权被别人申请了怎么办?专利权被别人申请了的,当事人可以向专利管理部门请求专利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规定,依照......
·先增资后股权转让是否可行?
先增资后股权转让是否可行?一、先增资后股权转让是否可行增资转让的根本目的是规避纳税。股权转让所得作为财产转让所得的一种,按股权转让的收入额减......
·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被行政拘留是不是强制措施
行政拘留是不是强制措施不是的。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
·试用期的福利待遇有哪些
不少单位总是借试用期来当借口,而不按照国家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另一方面,劳动者也不太清楚试用期的福利待遇有哪些,这就让单位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