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出资如何认定,虚假出资会构成犯罪吗
一、虚假出资如何认定
1、以货币方式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将其认缴的货币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帐户。
2、以货币方式缴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缴纳其以书面形式认缴全部股款。
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抵作股款的股东、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二、虚假出资会不会构成犯罪
虚假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具体地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 必须是违反公司法有关出资规定的行为。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履行出资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需要注意,对于股份有限公司,除公司发起人可以采用以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等五种出资方式当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出资外,其他股东都不得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出资,而只能以货币购买公司股票的方式而成为公司的股东。
(2)必须有虚假出资的行为,即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的。
(3)须是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划清本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行为人虚假出资如果数额不大、后果不严重,也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不能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由上可知,虚假出资如果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可能会构成虚假出资罪的。
虚假出资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可是很多人对此都不重视,我们要告知您,虚假出资如果情节严重时是会构成犯罪被判处刑罚的。要是你还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建议你来电咨询我们网站的专业律师,让他们为你答疑解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杨晗璐律师,手机:15996265110
@杨晗璐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副主任,中共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法学功底深厚,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待人坦诚,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刑事、知识产权纠纷,多...More>>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需要什么?
1、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变更登记事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购销合同范本的格式是什么?
购销合同范本的格式是什么其实关于合同的大体格式,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不是特别的清晰,有时候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只是大概的交代了一下双方的合作事......
·一般多少利息算非法集资?
一、一般多少利息算非法集资?不超过正常利率4倍的就不算非法集资,但判定非法集资不是根据利息的高低的,利息过高是属于高利贷,判定非法集资是需要......
·违规制造枪支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违规制造枪支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违规制造枪支罪追究刑事责任就会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
·建筑材料购销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建筑材料购销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建筑材料,是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如今,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发展迅猛,多样性的材料也越来越为人们......
·夫妻之间如果女方出轨财产如何分割?
夫妻之间如果女方出轨财产如何分割?夫妻之间如果女方出轨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
·先强奸后通奸要怎么定罪
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行为人先对受害人实施了强奸行为,但日后双方之间可能又进行了通奸。像这样先强奸后通奸的情况,从法律角度来分析......
·什么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有哪些
什么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有哪些类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浮出水面,工程的修建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若是企业对工程质量......
·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还能赔偿吗
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还能赔偿吗?肇事逃逸不在约定的责任免除范围之内,所以交强险是会赔偿的。对于保险人的法定除外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小股东要求提供财报可以吗?
?小股东要求提供财报可以吗?下面律图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一、小股东要求提供财报可以吗?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规定,小股东有权查看财务报表,这是股东......
·结婚没领证想离婚怎么办
结婚没领证想离婚怎么办结婚没领证的,双方不存在婚姻关系,属于同居关系,没有离婚一说。二、如何解除同居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